冬天已經來臨,氣溫還是降低,你在房間里面有暖氣所以不怕寒冷,可是你的愛車可就要經受非常嚴峻的考驗,溫度的降低會讓汽車的動力開始下降,下雪之后的濕滑道路也讓車的機動力受到一定的影響,導致事故的發(fā)生,今天就給大家總結一下冬天開車當中應該注意哪些事項。
除雪除冰有技巧
清早出門,發(fā)現(xiàn)汽車風擋玻璃上被一層厚厚的積雪覆蓋著,不少車主的做法是上車后直接啟動雨刷器清理積雪,這不僅不會將積雪清理干凈,反而會對風擋玻璃和雨刷器造成損傷。正確的方法是先啟動車輛,等水溫上來后再用熱風吹風擋玻璃,把風擋玻璃的冰吹化后再將雪和冰渣用除雪鏟刮除。不過這種方法費時、費力、費油,而且還會有上班遲到風險。其實,我們可以用除雪鏟緩慢地將積雪刮除,刮除過程中力度要輕,否則會損傷風擋玻璃。
入冬及時保養(yǎng)電瓶
電瓶缺電是這個季節(jié)最容易出現(xiàn)的問題,所以檢查電瓶電量尤為重要。如果發(fā)現(xiàn)電極接線處有白色氧化物,需要用溫開水沖掉,因為這些氧化物會引起發(fā)電機電量不足,使電瓶處于虧電狀態(tài),嚴重時還會導致打不著車以及電瓶報廢。
及時更換冬季玻璃水
入冬后,天氣逐漸轉冷,北方部分地區(qū)的最低溫度已經達到零攝氏度以下,所以需要您及時更換防凍型玻璃水。防凍型玻璃水同樣要選擇低于所在地區(qū)最低溫度的才可以,不然玻璃水壺與管線會出現(xiàn)被凍裂的情況。
駕車前需熱車
經過寒冷的一夜之后,機油已經流到油底殼中,但熱車后機油并不能馬上通過機油泵將機油運送到發(fā)動機最需要潤滑的活塞,因此對發(fā)動機的預熱是有必要的。熱車的時間不宜超過1分鐘,最佳時間為30秒到1分鐘之間。行駛上路時緩踩油門,待水溫升高后即可正常行駛。
以上就是我給大家總結的幾個開車之前要注意的小技巧,千萬不能小看這幾個技巧,如果在開車之前沒有解決的話,可能會對你的愛車造成一定的損傷,嚴重一點可能就會直接報廢,尤其是熱車和保養(yǎng)電瓶,這兩個大家在冬天的時候可千萬不能松懈啊。
冰天雪地可換冬季輪胎
對于北方常年有積雪的城市,編輯建議有經濟條件的車主盡量選擇雪地輪胎,這樣做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證行車安全。如果您居住的城市不是常年積雪,您也可以選擇購買防滑鏈使用。在下雪時將防滑鏈套在驅動車輪上使用,等到冰雪融化再將防滑鏈取下,相比冬季輪胎而言,防滑鏈更便宜。
保證車窗及時除霧
對于車內起霧的狀況,可以使用空調除霧的方法。用熱風吹玻璃同樣可以將霧氣吹散,需要注意的是,剛開啟熱風除霧時車內的霧氣會變的更大,這是因為內外溫差更大了,等熱風將車內的水分烘干后,霧氣就會消失。
保持車距與車速
冰雪路面行車首要是慢,其次是和前車保持足夠的車距,還有就是要提前剎車,當發(fā)現(xiàn) 和前車的距離在縮短,一定要馬上收油減速并將腳放剎車踏板上準備剎車。剎車時,可以迅速降擋剎車,但絕對嚴禁摘擋剎車,發(fā)動機減速的效果絕對比在冰面上剎車抱死要有效和安全的多。
緩打方向、緩踩剎車
通過冰雪路面或行駛在冰雪路面時,轉向要柔和,切勿盲目大幅度打方向,這會導致車輛失控造成危險。另外,由于天冷路面容易結冰,如果遭遇路面有積雪或是結冰的情況,不要急剎車,合理利用擋位控制車速。
合理使用燈光
下雪天或大霧天行車時需要開啟示寬燈和前后霧燈,霧燈可以更好的穿透霧氣讓其他車輛看到自己。霧天切記不要開啟遠光燈,因為遠光燈的光線高射,被大霧折射后容易射入對向行駛的駕駛員眼中,使其視線模糊。
注意行人與非機動車
雪天行車要注意行人與非機動車,由于天氣寒冷加上下雪,行人一般都會將自己包裹的很嚴實,這也造成了視覺與聽覺的障礙。所以當看到行人與非機動車時一定要減速慢行。